阿公,再見
爺爺。奶奶。阿公。阿嬤。外公。外婆。姥姥。阿婆……
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,不論使用哪一種語言,似乎只要這麼輕輕喚一聲,童年的某個溫暖時刻就會暫時取代了此時此刻,將最嚴酷的現實或挫敗完全隔離在外。
我是阿公和阿嬤的第一個孫子,雖然阿嬤嫌我是個女孩,但阿公卻十分疼愛我。
打從有記憶以來,阿公每天下班後的第一件事,就是讓小小的我坐在腳踏車前桿的小籐椅上,載著我去看火車。阿公慢慢的騎,小心的煞車,將腳踏車停在平交道前;等著、等著,平交道號誌開始叮噹叮噹響了起來,遠方傳來了火車的鳴笛聲;等著、等著,火車廂一列接著一列,像一場長長的嘉年華夢境,轟隆隆的飛過阿公和我的眼前……
跟著爸爸、媽媽搬出阿公家後,我們動不動就會回阿公家探望。阿公一定會帶著我和弟弟出門散步、看火車,甚至到平交道的另一邊逛書店。也許是想念我、盼著我回去看他吧,阿公還為我做了一個秋千,就掛在老家院子裡的大樹下。
中秋節的夜晚,我們會回阿公家吃阿公煮的壽喜鍋;阿公過生日,我們回阿公家熱熱鬧鬧吃壽桃、壽麵;小學運動會,阿公來看我跑接力賽……
童年的諸多美好片段,常常有阿公的身影。
我因此有種錯覺,以為阿公始終都會待在花木扶疏的老家等我。
二十歲那年的春天,阿公去世了。
還記得最後一次跟阿公見面,他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,用開朗的聲音跟我道別:「回學校要好好念書喔,加油!」
聽媽媽說,阿公將一切安排得十分妥當。
阿公發現自己的行動開始不便後,便獨自拄著四腳柺杖,搭乘計程車到銀行辦理各種手續;家裡的大小事,以及阿嬤未來的經濟安排,他也處理、交代得很好。
阿公臨終前,一點徵兆也沒有。他正忙著說笑話給前來換點滴的護士聽,自己樂得哈哈大笑,緊接著就是一陣沉默;大家再看,他已經含著微笑離去,彷彿睡得安穩香熟,進入了一場最深沉的夢境。
有好一陣子,我只要想起去世的阿公,就不能抑制的掉淚。或許是緣於心裡的某種遺憾──覺得自己始終未曾好好跟阿公說聲再見。
《豬奶奶說再見》卻讓我對「死亡」有了不一樣的看法,因此更能了解阿公當時的心情,甚至相信阿公是在某種莊嚴無憾的狀態下離開我們的。
這本繪本的文字清淡、平實,用色清爽卻豐富的水彩畫營造出寧靜、如詩的氣氛。
故事裡的豬奶奶和孫女豬小姐住在一起好多年了。有一天早上,豬奶奶並未像平常一樣起床吃早餐,豬小姐十分擔心。第二天,豬奶奶勉強下了床,撐著虛弱的身子到圖書館還書,終止銀行的戶頭,還結清了各種帳目,並且將剩餘的錢塞給豬小姐,要她謹慎使用。豬小姐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,不禁想哭。
在豬奶奶的提議下,豬小姐陪著奶奶出門散步。一路上,豬奶奶用心看著、聽著、品嘗這個世界,臉上洋溢著微笑。
最後一夜,豬小姐緊緊擁著豬奶奶──正如小時候做噩夢時,豬奶奶會緊緊抱著她──直到天亮。
作者瑪格麗特‧威爾德以相當生活氣息的筆調,平靜敘述豬奶奶面對死亡的整個過程:
接受,調適,珍惜,完成心願,交代後事,莊嚴無憾的往生。
兩相對照之下,我發現當初爺爺臨終的過程也是如此。這些更是目前一般「安寧病房」所推廣的觀念──臨終的病人得以用最具尊嚴的方式跟世界說再見,家人也可以在寧和的氣氛下向即將故去的親人道別。
天亮時,故者了無遺憾,帶著微笑離去;繼續活在世界上的家人所面對的,則是這個世界生生不息的美景,以及對死者深刻且美好的懷念。
翻閱《豬奶奶說再見》,一如翻閱阿公當時的心情和歷程。合上書本的那一刻,自己彷彿也隨著書中的情節,鄭重的向阿公說了聲:阿公,再見。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