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記者楊惠芳、陳康宜、趙瑜婷報導】開學後,有的國小因為裁校「消失」不見,有的國小卻因為與社區文化及地方特色結合,重新找到新定位及價值,也為學校找到生機。其中,南投縣清水、和興國小發展「假日親子森林學校」,提供親子一個知性的自然空間,將教育的範圍擴大,學習的定義也變得更廣闊。教育部和民間團體注意到這個發展,正在研究如何「搶救」值得發展特色的迷你學校。
 雲林縣成功國小因為生態豐富,成為生態與教學的資源中心;古坑地區的草嶺、樟湖及華南國小則規畫為「聯合實驗學校」,以策略聯盟的方式發展自然生態教學。
 南投縣和興國小與中寮鄉有機文化村、雅石協會、南投酒廠、養蜂場及植物染協會結合,發展遊學課程,不但為學校重新定位,也為社區發展帶來活水,深受社區居民肯定。
 位在山區的臺南縣瑞峰國小與濱海的雙春國小,以「山盟海誓」進行跨校合作,兩校分別以山林和沙灘為教室,並招收寄宿生,結合社區產業與自然資源的生態遊學,頗受都會區學生歡迎。
 發展特色學校很有心得的臺北縣和美國小,教學與當地經濟最重要的九孔產業結合,自然科教師將「九孔繁殖教學」當作生物基本課程,學生彩繪的九孔殼,還曾在貢寮海洋音樂祭販售。
 民間團體也將投入「搶救」小校行列。金車教育基金會計畫明年認養一所偏遠學校,並採行雙語教育,一方面讓學校擁有自身特色,也讓偏遠地區學生以較少的費用學習兩種語言。
 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指出,九十五學年全國改制及整併的小型學校有三十四校。為協助尚存的「迷你國小」找出路,教育部正在規畫發展「特色學校」的計畫。


http://www.mdnkids.com/info/news/content.asp?Serial_NO=4651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智慧城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