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作者: 徐孟愔    發表日期: 2006-06-13    內容提供單位: 福利服務組


  溝通三部曲 作者:徐孟愔

當孩子告訴您:「我同學的爸媽都給他買機車,只有你是老古板……」的時候,親愛的父母,您「聽」到了什麼?您瞭解孩子話中隱含的真正意思嗎?在與孩子談話或溝通時,我們最好要讓他知道,我們不但聽到了他說的話,而且也覺察到了他隱含沒有說出來的重要含意或感受。

我們要如何能真正「聽到」又「聽懂」呢?在此,向大家介紹一種積極性的傾聽方法--「反映傾聽」。反映傾聽就是抓住孩子說話中的「意思」以及「感受」,並且「表達出來」,讓孩子覺得他真的被瞭解與接納。下面的步驟可以提供您作為參考:

第一步:停
先靜下心來問問自己:「他的意思是什麼?」「有沒有話中話?」「這整個事件給彼此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或後果?」

第二步:看
看一看「孩子的動作表情代表什麼?」,想一想「孩子有那些感受或情緒?」,猜一猜「如果說出孩子的情緒與想法之後,孩子會如何反應?」做完上述步驟後,可以再用假設語氣,「說出自己所聽到,看到的感受及意思」。

第三步:聽
確認孩子聽到自己的話語之後,孩子的反應如何?有說出什麼話?是否和自己猜想的一致?
就前述買機車的例子來說,父母可以先「停下來」問問自己,孩子的意思是想買機車?還是只是隨便抱怨一下父母小氣?或是覺得父母不夠關心自己?或有可能覺得自己很遜,比不上同學等等。而孩子的這段話給父母自己的影響為何?是否自己在聽了之後有些情緒,覺得孩子太會花錢?只會要求父母等等?父母自己的反應將會明顯影響到如何與孩子互動的下一步,所以也是必須先停下來想一想的重點。

在停下來思考孩子和自己的反應之後,「去看孩子的表情、動作、情緒」,也是極重要的步驟。為何如此說呢?因為孩子如果是手握拳頭、大聲怒吼的說出此句話,想必孩子反應很激烈,也有很多情緒在其中;但若孩子臉帶笑容、聲音和緩的說出此句話,那麼孩子可能只是隨便說說罷了,沒有其他意味;因此二者之差別不可謂不大。父母在聆聽孩子說話的同時,也要好好觀察孩子反應,才能更瞭解孩子的心意。

而在觀察完孩子反應之後,父母也須「判斷、猜測孩子的情緒、感受」。例如:孩子是生氣、難過、挫折、委曲、還是憤怒、怨恨……,在考慮之後,父母可以說出來:「你好像也很想有一部機車,可是爸媽不讓你買,你有些生我們的氣?」表達之後,可依孩子反應再做修正。

父母瞭解孩子,並不等於親子之間就沒有問題,或是父母就一定要滿足孩子需求;只是常常運用「反映傾聽」的方法,可以更清楚孩子的想法與價值觀,在親子溝通與親子關係的建立上,有明顯的助益。看到這裡,你是否也想試一試呢?希望「停看聽」的「反映傾聽法」可以讓你更「瞭解」你的孩子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智慧城堡 的頭像
    智慧城堡

    智慧城堡~~皂本萱科

    智慧城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