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〔記者陳維仁╱竹市報導〕
新竹火車站是新竹著名地標,位於最高點的鐘樓尤其醒目,這座鐘樓原採「子母鐘」設計,
當年日本人為維修鐘樓,還在屋頂設有「貓道」,被學界認為是古蹟建物中的「寶物」。
文化局說,當年日人考量鐘樓維修,在火車站頂端設有不易行走的「貓道」,
但數十年來始終沒有曝光,五年多前火車站進行整修工程,「貓道」才現身。
早年有「子母鐘」設計
新竹站說,火車站鐘樓最早設計為「子母鐘」,根據鐵路局退休耆老提供資料顯示,
日人興建新竹火車站時,為確保行車準時、安全,在電務段設置母鐘,
然後用電將母鐘的時間訊號傳送到站?堥C單位的子鐘,包括鐘樓機械鐘在內,
讓火車站所有時鐘的時間都一致,這就稱為「子母鐘」,
日治時期台灣地區大型火車站通訊區域內,日人都規劃有類似子母鐘的設計。
原來擺在新竹電務段辦公室的母鐘,左右來回擺盪一次一分鐘,走的速度相當慢,
母鐘比一個大人的體型還要大,在通訊還不是那麼發達的時代,
子母鐘設計在列車行駛安全上發揮相當大功能,「對時」也是各部門、列車很重要的工作,
隨著時代進步,舊有「子母鐘」早已報廢不用,母鐘也不見了,
新竹電務段也因縮編,早被裁撤改為電務分駐所。
站長歐振斌說,現在的鐘樓確定不屬子母鐘連線,不過,站內各區時鐘仍是「子母鐘」型態,
只是連線系統更進步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